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张嘎丽娅”战争中绽放的美丽之花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影视系师生来我校专场演出

宣传部 

6月26日晚,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影视系的师生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以噶丽娅为原型,精心创作排演的八幕原创大型话剧《张噶丽娅》在我校音乐厅震撼上演。我校师生1500余人一同观看了此次演出。

《张噶丽娅》的创作背景是在1944—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第一幕在一阵悠扬的二胡中缓缓拉开了序幕。扮演噶丽娅父母的演员们用生动自然,精湛纯熟的演技迅速的把观众带入了当时的情境,让观众感觉自己一下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虽然有侵略者的围剿,但是邻里之间却充满信任,团结友爱,同仇敌忾,共同抗敌。

接下来的两幕演出为观众描绘了噶丽娅和鲍里斯,赵大丫和安德烈这两对年轻人的爱情。因为噶丽娅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她和鲍里斯的爱情中多了一份理解与支持。而赵大丫是个豪爽憨厚的农村姑娘,在得知自己心爱的安德烈要和鲍里斯参加苏联红军上战场时,她曾哭闹着不愿意,甚至用自己的方式绑架安德烈,这一段的表演引得观众笑声不断。但最后在大义面前,她还是依依不舍地送别恋人,让他去实现自己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在第四幕到第六幕剧中,集中体现了女主角噶丽娅在日本反战组织成员佐藤老师的影响下,内心深处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逐渐增强。在她的帮助下,成功地掩护了抗联侦察员,在教堂播报了战争的真实消息,为神父作担保,保护了无辜的人们等。她教孩子们跳“天下太平舞”,希望有一天能够天下太平,不再有战争。她为孩子讲述大山和回声的故事,目的是为了教育孩子们“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在她和日本军官小野先生谈话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她的深明大义和不卑不亢。

随着道具、灯光和场景的不断变换,不知不觉间走向了整场演出的高潮部分。在最后两幕剧中,噶丽娅一家在中秋夜时收到鲍里斯寄回来的信,信中提到安德烈牺牲了。演员们真挚动情的演绎感染了在场的所有观众,那撕心裂肺的叫喊声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日本军官小野先生的儿子太郎,由一开始的单纯善良到最后走上了战场,誓死效忠天皇的转变让人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在撤退的战场上大丫碰到了断了一只胳膊的安德烈,两人紧紧相拥;而噶丽娅和鲍里斯在短暂的重逢后,为了解救要塞中无辜的孩子、妇女和老人们的生命,噶丽娅义无反顾地走向炮火纷飞的战场与日军谈判,最后,倒在了日军的机枪下。她的血就像胸前带着的那条鲍里斯送给她的红色围巾一样染红了半边天。整个画面震撼人心,感人肺腑,全场掌声经久不息。

在中国边陲小镇绥芬河,这个美丽善良的中俄混血儿用她年轻的生命演绎了一段凄美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新英雄儿女传”的浩然长歌,体现了人性之美。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加强中俄文化交流和友谊,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师生们特意用这样一种方式来缅怀在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呼吁人类反对战争,珍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