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宣传

当前位置: 首页 - 对外宣传 - 正文

【人民日报】牡丹江师范学院:让红色种子生根发芽

 以下内容转载人民日报客户端



 “亲爱的战友们,我来看你们了。”幕布拉开,一位身着军装、佩戴军功章的老人领着一名小女孩缓缓走上舞台,面向观众敬礼。

跟随老人的回忆,《黑土之殇》《集结之号》《暗夜之星》《英雄之魂》《胜利之光》五大篇章依次上演,独唱、群舞、朗诵等多种方式融合,带领观众穿越历史时空。这是牡丹江师范学院师生共同编创的歌舞史诗——《永不磨灭的信念》,全景再现了东北抗日联军在党的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不畏艰苦、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

“赵一曼留给儿子的示儿书,既是一封充满无限深情、柔情的信,更是一封宣示了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初心使命的信。”53岁的舞蹈系主任王铁梅是剧中赵一曼的扮演者,站在舞台上读信时,她的泪水总会夺眶而出,“在和平年代里,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东北抗联精神弘扬下去,让东北抗联精神永放光芒。”

牡丹江师范学院将这台歌舞史诗作为育人工作的有机载体,广泛吸收学生参演。自2016年首演至今,参演过的学生已达千余人。

“这些年轻的学子,在排练过程中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挂彩’,小腿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但他们都笑着说‘没事儿老师,我不疼’。”音乐与舞蹈学院实践教学部主任田野是剧中杨靖宇一角的扮演者,虽然觉得心疼,但更为学生们感到骄傲。

演出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在上海演出时加入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者田汉、聂耳的人物形象。师生们还向中国抗联研究中心的专家请教,适当调整了节目视频的背景部分。

红色的种子一旦生根,就会长出参天大树。“大一刚入学时,我就看了演出,深受震撼。现在我也成了一名演出人员,能用这样的方式让东北抗联精神为更多人所知,感到十分光荣。”已参演20多场的音乐与舞蹈学院学生刘天仰说。

自2016年首演以来,歌舞史诗《永不磨灭的信念》已累计演出46场,观众超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