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普法教育 - 正文

“星链”在俄乌战争中的启示

随着俄乌战争的持续,当今的乌克兰战场已成为全球新型武器的试验场。我们可以看到在此次战争中隐藏的电子战、网络战不仅作用突出,而且,已经成为重要战场。尤其是美国的星链卫星在对此战争中的作用出乎意料。

乌克兰在星链的支持下,使得俄罗斯祭出了高超音速导弹、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和战略轰炸机。而乌克兰和北约方面则投入了弹簧刀巡飞弹、M777榴弹炮和制导炮弹等先进装备,而这些武器装备均需要星链的保障和支持。战争的实践证明,美国与俄罗斯双方由侦察、导航、通信、气象等卫星构成的天基系统各自均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在星链的保障和支持下,北约提供的战场情报使乌克兰方面获得了战场态势感知优势,数次让俄军遭遇意外打击和挫折。

俄乌冲突开战仅两天,乌克兰副总理Fedorov便在Twitter上向Elon Musk喊话,希望美国的相关空间系统在乌克兰开通星链服务和提供可供使用的星链终端。仅仅几个小时后,美国方面便有权威人士便回应说,他们为乌克兰服务的星链服务已经激活开通,其终端已经上线。仅仅过两天,美国的第一批星链终端设备运抵乌克兰。

短短数月,美国相关系统已经发射了2653颗星链卫星,其中有近300颗在轨备份卫星已处于工作状态。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新一代卫星通过中继系统,可以使附近没有地面站的区域,比如:海洋、极地和偏远地区,也能成功接入互联网。这为乌克兰军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战争中,星链系统如此迅速开通为乌克兰服务,得益于美国相关系统在周边国家建设的地面站。据悉,乌克兰的周边有三个星链地面站,分别位于土耳其、波兰和立陶宛。这些星链地面站使得乌克兰一半以上领土,包括基辅在内的西部和马里乌波尔在内的南部地区,均可用星链提供的服务。

而乌克兰方面已接收了至少10000台的星链终端,据不完全统计,每天约有至少15万的用户使用。当然,这些用户是谁,用途是什么,使用情况如何,尽管西方媒体透露得不多,但是,一些零星的报道让人窥见一斑。《伦敦时报》曾在一篇文章报道说,乌克兰军队将无人侦察机和星链终端相连,把目标信息直接发送给后方炮兵阵地。推特上出现过一位外籍雇佣兵发的照片,显示在他们的车顶上安装了这种星链天线。在战争中,乌克兰境内的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里乌军,曾在被围期间曾多次用星链系统,一再向外界发出各种信息。其中,包括:推特上的求救信息、照片和视频等,这无疑成为俄乌信息战的一重要部分。

对俄罗斯而言,美国的星链计划的确增强了乌克兰军队的即战力,对此,俄方也没有坐视不理,任其所为。今年5月8日,俄罗斯航天集团总经理 Rogozin声称,称美国的Elon Musk必须为向纳粹势力提供通讯设备而完全负责。虽然,俄罗斯曾经成功测试了反卫星弹道导弹,证明自己有击落星链卫星的能力。但是,在太空中的攻击行动,有可能导致俄美之间的直接的和更大的武装冲突或大规模战争。同时,这也违背俄罗斯一贯坚持的太空非军事化原则。再者,从实际情况上看,俄罗斯如果采用用昂贵的反卫星导弹,击落价值只有二十多万美元的星链卫星,并且,需要至少击落上千颗星链卫星才能起到效果,这无论在效率上,还是作战的效费比上都是不可行的。

这仅仅是俄乌战争中我们所看到的“星链”,可想而知当“星链计划”完全部署完成之时,也就是美国对敌对国家彻底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上摊牌之日。如果星链上每颗卫星都携带天基武器系统,星链就成了巡航太空的智能舰队,那么战争一旦爆发,敌对通讯卫星将瞬间全部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别国再想通过洲际弹道导弹或者其它投送方式攻击美国本土,已经成了一个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过去,当一个国家有了核武器,就可以说在军事上和美国实现对等威慑,保持基本的核平衡了。但是现在美国有了星链,别国的核导弹想穿过数万颗卫星网而不被发现,那真的比登天还难,核武器带来的与美国的核平衡将灰飞烟灭。美国对敌对国家的任何讹诈、威胁甚至瓦解都变成了一个随时可达的事实,全球大气层空间将进入美国24小时监控状态。

“星链计划”对全球至少具有六大战略影响,一旦部署完成几乎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

1.星链计划部署完成后,共计4.2万颗卫星分三层将地球严密包裹,彻底控制太空,今后没有美国提供的数据,别国的太空活动基本上无法正常进行。

2.星链最强大的全天候无缝情报监听侦查网搭载了光学观测载荷,结合重访率高的优势,对于全球主要地区,每个时间段天顶方向都有很多卫星飞过,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光学监控分析,通过大数据系统自动识别分类跟踪,图像识别系统加入光学观测,对真假目标识别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对地面以及大目标移动物体的监控进入新时代。

3.星链形成最强大的导弹预警及动能拦截网。“星链”卫星拥有发射全向波束的能力,这样可以对航天器进行遥测,跟踪和控制,进而转变成为运载火箭/导弹的计算、模拟、预测的高精度系统,为后续的拦截工作提供信息支撑,同时具有自动变轨和规避能力,4.2万颗在轨卫星也为对洲际弹道导弹弹头的直接碰撞式拦截提供了可能。

4.星链提供最强大的指挥通讯网,覆盖全球,无人机、战略轰炸机、航母战斗群、核潜艇随时接收命令。“星链”计划可提供全球无死角的高速卫星互联网的波束覆盖,将进一步提升美军导航定位系统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大幅增强美军的作战通信能力。

5.星链取代导弹最昂贵的制导部件,导弹价格将白菜化。“星链”卫星可以对导弹进行实时控制,直到精确打击目标。导弹设备将完全依赖“星链”卫星,导弹造价就会大大降低。相比之下,其它国家的弹道导弹因为没有星链的导航,不仅造价昂贵,而且可能将变成废铁。

6.卫星拥有发射全向波束的能力,可以对航天器进行遥测,跟踪和控制,进而转变成为运载火箭/导弹的计算、模拟、预测的高精度系统,为后续的拦截工作提供信息支撑,同时具有自动变轨和规避能力,4.2万多颗在轨卫星也可以对天上的任何卫星实施动能攻击。一旦开战,别国的卫星和飞出大气层的武器,几乎没有生存的可能。数量庞大的星链让别国卫星无处可逃,现有技术没有有效应对手段。

目前,除了星链之外,中国、英国、欧盟等已经在加大对太空互联网的投入,各国都已经在战略层面重视起这个领域。美国除了SpaceX,亚马逊也推出了柯伊伯项目,韩国三星公司也要展开太空互联网的部署,还有英国一网也推出了一网太空项目。

我国在探索太空和发展卫星互联网方面一直是先行者。事实上,国内有很多家机构已经发射了多颗低空轨道卫星,并且实现了实验组网。比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推出的“鸿雁”全球卫星星座通信系统。与此同时,中国在5G、6G网络方面的部署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前,中国在5G网络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地面的5G基站部署了近100万座,6G卫星互联网的测试也在进行之中。众所周知,地球卫星轨道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根据国际电信联盟规定,卫星频率和轨道的使用权采用“先登先占”的规则。据统计低轨道可容纳的卫星为6万颗。因此,在这种模式下,谁能更早、更快的发射更多的低轨通信卫星,谁就能在激烈的太空竞争中捷足先登。未来,太空将成为国际战略竞争的新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