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 会议简报 | 基层风采 | 党建知识 | 党员先锋 | 发展成就 | 代表心声 | 党代会图片 
党代会专题
润物无声身体力行为人师 责无旁贷履行使命敢担当 ——记2011黑龙江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陈晓东
2016-04-15 16:14  

陈晓东,男,汉族,198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讲师,在读硕士,现任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党委青年委员、团总支书记、正科级专职辅导员、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牡丹江师范学院首届“十佳辅导员”,黑龙江省2011年辅导员年度人物。

陈晓东自2005年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工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自己,努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他是用长风助送学生翱翔梦想蓝天的师长,他是学生成长路上共历风雨的伙伴,他有着如春风暖阳一般的笑容,学生们亲切的称他为“哥哥”,亦师亦友的他,是学生心中最坚实的后盾,最温暖的港湾。

一、书写责任礼赞,垒造忠诚城墙

1、思想引领,肩负教书育人的使命

陈晓东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评价问题的能力,积极组织开展各项主题活动,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和价值标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开展积极分子培训,党团员、学生干部培训;定期开展党团知识学习心得、学习经验交流会;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社会热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理想信念教育,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其中王雨晴等两名同学荣获黑龙江省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先进个人,那文静等五名同学荣获黑龙江省三好学生称号,聂铜泽荣获牡丹江市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

2、言传身教,诠释立德树人的内涵

在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真正的起到引领作用,能够服从组织领导,只要是组织的召唤,随叫随到,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务。北方的冬天漫长而寒冷,组织学生扫雪是一项特殊而艰苦的工作,在每年冬天的清雪工作中,每天早晨5:30分天还黑着起床清雪,他和学生们同一时间一起劳动,鼓舞了学生的干劲,连续七年,圆满的完成每一次的清雪任务,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好评,文学院也是唯一一个被学校奖励的单位。

3、无微不至,甘于大爱无私的奉献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是一句空话,陈晓东用他温暖的臂膀也证实着,作为辅导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今年下半年,2009级浙江籍女学生方倩倩半夜突然发病,陈晓东得知后不顾夜晚的严寒,第一时间赶到她的身边。此时的方倩倩已昏迷不醒,陈晓东迅速的和其他学生把她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在家长没赶到医院时他积极筹措资金为其垫付了入院的三千元押金,并在医院进行陪护,确保了学生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及时的治疗。陈晓东身先力行,用他细腻的心,温暖的笑容敲开学生们的心房,奉献出他所有的热情和激情,与学生同荆棘,共成长。

二、风雨同舟共济,书写爱的诗行

1、学习指导,担当立志成才的责任

陈晓东从宏观角度,从学生长期发展,从学习方法与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指导,主要指导学生如何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与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特别是帮助一些学生干部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真正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先后有20余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00余名学生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特别是2008届毕业学生9号公寓221B寝室闫浩、常真、窦倩、张莹四个人毕业时三人考取研究生、一人考取国家公务员。他注重队伍建设,所负责的团总支工作连续六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团总支”。

2、心理疏导,践行育人为本的承诺

在工作中陈晓东能做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一些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注重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有效地疏通和解决了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文学院有这样一个天津籍学生刘子钲,2008年因病休学后,降至2009级,中学时就患有精神方面的病症,需要长期服药,两年来学生的母亲始终在校陪读。陈晓东了解情况后没有因为他的特殊而放弃,而是经常找其聊天交流,缓解压力,陈晓东说:每一个青涩的心灵都如荒漠中顽强的翠柏,需要关心和呵护,需要爱的滋养。在他的精心照顾下,现在该生病情稳定,情绪良好,并能积极乐观的接受身边的环境,融入到校园的缤纷生活。

3、润物无声,抒写关怀备至的体贴

积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007级学生赵文俊,生活困难,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患有心脏病,赵文俊在校期间,母亲做两次心脏搭桥手术,欠下10多万元外债。陈晓东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找到赵文俊,鼓励自强自立,同时积极组织学生为其捐款,同时积极配合学校向社会呼吁,牡丹江市政府等多家单位对她施以援手,帮助赵文俊度过了难关。2007级学生杨喜春是班级一等困难学生,陈晓东鼓励其树立信心,克服困难,通过四年的悉心指导和耐心帮助,杨喜春荣获了国家奖学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毕业后考取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

三、创新争优开拓,铸就希翼篇章

1、实践育人,校园活动精彩纷呈

按照“抓好风气、带好队伍、搭建平台、提升素质、促进就业、谋划发展”的团学工作新思路,陈晓东组织和指导了各种切合专业特色的活动,组建“香雪海话剧社”、“书画协会”“爱心社”“拓野文学社”等多个社团,带领学生开展了大学生四进社区、大学生经典诵读、“情系西部 共建和谐”、DV大赛、辩论赛、青春讲台、主持人大赛等一系列具有文学院特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品牌活动。四进社区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并被牡丹江市东安区政府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话剧《雷雨》、《阿Q正传》多次在学校公演,其中《阿Q正传》参加2011年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张耀丽等7名同学在“中华诵•2011全球华人学生暨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黑龙江赛区活动中获特等奖,王樱璇等两名同学获得一等奖;《英雄碑颂》在“中华诵•2011经典诵读大赛”黑龙江赛区获得高校学生集体组一等奖;《陈毅诗选》、《人间正道》分别获得诵读类三等奖。

2、青春领航,品牌活动华彩竞放

陈晓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工作不断创新、勇于实践,2011年举办了以“青春”为主题的青春队伍的培训、青春足迹的拉练、舞动青春放飞梦想大型文艺晚会、青春翱翔杯五四接力比赛、绽放青春风采感动文学院人十星大学生评比表彰、书写青春骄傲的考研、考公务员学生的经验交流会等系列活动。

3、规划导航,就业指导彰显特色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陈晓东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引导作为其重点来抓,引导学生从知识储备、能力储备、就业观念、就业技巧、心态调整等多方面积极应对。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详实、准确的就业信息,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网上招聘活动。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就业辅导,解读当前的就业形势,提高学生应聘能力,指导学生严格实习期自我管理,树立“艺精人诚”观念。鼓励毕业生考研究生、考公务员;鼓励学生到西部就业、到基层就业。近几年先后有200余人考取研究生、50余人考取公务员、70余人到西部、到基层就业。

七年来,陈晓东把一片丹心献给辅导员事业,把一片真诚献给深爱的学生,把一片回忆留给欣慰的自己。他用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他用火热的青春感动学生,苦也好,累也罢,欢笑过,痛苦过,他总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奉献着、追寻着光辉绚丽的事业。

获奖情况:

2009年荣获牡丹江师范学院“管理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0年荣获牡丹江师范学院“管理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0年荣获牡丹江师范学院2008—201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10年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

2010年荣获牡丹江师范学院“首届十佳辅导员”荣誉称号

2011年牡丹江师范学院科级干部考核结果为“优秀”

2011年黑龙江省辅导员年度人物

主持、参与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发展研究”等四个科研项目。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网站名称加版权信息 中国-西安博达软件 邮政编码:710065
E-mail:webmaster@xxx.com 备案序号:陕ICP备1234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