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忠新,男,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1月生,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03年7月,从牡丹江师范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一直独自承担体育科学学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同时,兼任体育科学学院分团委书记、党委青年委员、学生党支部书记等职。体育科学学院现有25个班级、527名在校生。李忠新同志在工作中始终能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踏实勤勉,敢于创新,在辅导员的岗位上播撒着青春的汗水,留下了不懈奋斗的足迹。
(一)青春无悔,投身教育,热衷学生工作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李忠新同志已经在辅导员岗位上已经奋斗12个年头,而且一直是独自一人承担着体育科学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从工作的第一天起,他一直坚持“用爱和责任对待自己的事业”,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理念,坚持“学生工作无小事”的原则,时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全心全意为学生排忧解难,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十二年弹指一挥间,他无怨无悔的投身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奉献本职岗位
“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要把它干好。”他给自己立下了这样的工作标准。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他在这一岗位上一直勤奋不辍。
辅导员的工作随机性极强,不存在“8小时”的工作状态,经常要牺牲个人的休息日和节假日,这是极为平常的事情。李忠新同志自从担任辅导员以来,就将他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本职工作,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学生们。甚至奉献了做一个孝子和慈父的机会。2005年5月,他的母亲被诊断为肺癌晚期,他利用暑假跑遍了许多城市为母亲询医问药,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从未因母亲病重而扔下心爱的学生,直至母亲离开人世的前一天,他还坚守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工作岗位上。2008年6月1日,是他人生中最值得高兴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他当了父亲。同在这个月,学校将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间紧、任务重,作为单位唯一的一名辅导员,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事业,他将家里的所有事情交给了岳母,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为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保驾护航。正因为在评估过程中爱岗敬业的精神,他被学校授予了评建创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对于自己的家庭,李忠新同志没有做到尽职尽责,但他却把这份责任和这颗热心奉献给了他的学生们。2014年10月9日晚上9时30分,他接到了一个紧急的电话,是2014级新生马某急性阑尾炎发作,腹痛不止,需要马上手术。接到电话后,他立刻带上家里的所有现金,赶赴医院,带着学生做各项检查,在最快时间内将他送进手术室。因为学生发现较晚,发生粘连,病情比较严重,手术结束后已经是凌晨3点。李忠新同志一直坚守在医院,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待学生平安送回病房后,由于学生家长在千里之外大连打工,不能及时赶到学校,他就和学生陪同轮流陪同,直到家长赶到医院。这只是他工作十几年来照顾生病学生住院的点滴,这样的事情,12年里他自己都已经记不清楚做了多少回,每次自己拖着疲惫的身躯,看着每一名学生健康的回到校园,他觉得自己作为学生在这个校园里最值得信任的人,为他们做这些是自己的天职,无怨无悔。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为学生排忧解难,让离家在外的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老师的关爱,这是他在工作中的出发点。
(三)大胆创新,良性互动,搭建管理新平台
体育科学学院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来说较为难管理。李忠新同志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科学、合理的策划每一个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展示自我,开展丰富多彩且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和第二课堂活动。利用节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在新生入校后,开展以专业为主线的迎新系列活动,召开体育科学学院特色的迎新颁奖晚会,活动主题突出,寓教于乐,深受团员青年的喜爱,为学生施展才华、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校及环境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关爱、和谐共处奠定了基础。同时,他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体育训练,代表学校参加全国以及省市体育专业比赛,不断开拓视野,提高学生自身专业素质。2008年以来,体育科学学院共有230余人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级各类比赛,获得了30余项冠亚军。2008级冯岩、2012级徐沣分别在第五届、第六届全国高师田径运动会上获得冠军。他个人也曾获得2010年“新宏基” 杯全国中学生暨全国体育运动学校田径锦标赛优秀裁判员荣誉称号。
(四)注重实践,勤工助学,开创双赢新局面
从事辅导员工作以来,李忠新同志始终坚持探索建立学生社会实践与勤工助学有机结合的新模式,开辟双赢工作新局面。体育科学学院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家中经济条件较差,有的同学为了做勤工助学的工作而影响了学习。发现这一问题后,他一面引导学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一面引导学生适当调整勤工助学岗位,工作性质与所学专业相关,几年来,在他的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有190余人次参加了到农村中学顶岗实习工作,有110多人先后到牡丹江各大健身馆做个私人教练,有800多人参加过各种比赛、裁判工作,通过实践,同学们既进行了专业的实习又解决了部分生活上的困难,同时还为将来的就业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2006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孟焕在校期间曾兼任远东舞校的拉丁舞教师,也参加了到宁安农村中学顶岗实习,毕业时她考入牡丹江医学院任教;2007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陈静在校期间曾在牡丹江大学兼职授课,毕业时她考入黑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在2014年中小学教师招聘中,体育科学学院又有13人光荣的加入到教师队伍。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终于有了硕果---特困生参加与专业相关勤工助学的比例由原来的不到10%提高到了现在的95%以上,学生一次就业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了现在的90%以上。
从当年送走第一届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毕业生到现在,他已经陪着体育科学学院的莘莘学子走过了一个大大的年轮,也在续写着牡丹江师范学院独自承担一个学院辅导员工作的记录。12年的时间不长,但是足以让他在辅导员的岗位上书写太多太多动人的故事;12年的时间不短,因为这其中有太多的酸甜苦辣要独自承担,独自领悟。李忠新同志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学生管理工作,更献给了他能够熟悉地叫出每一个名字的学生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愿意在辅导员这个岗位上继续兢兢业业,诲人不倦,无私奉献,把有限的青春年华投入到这份事业中去,甘做每一个学生成长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