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牡丹江师范学院委员会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和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黑龙江省教育工作委员、黑龙江省教育厅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领航计划”30条》,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在新时代高校“三进”工作中的龙头牵引作用,形成我校“大思政课”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和特色,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按照思政课“第一课程”定位和“金课”标准高站位、高质量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建设,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实施思政课建设达标、培育与推广行动,创新思政育人模式,拓宽思政育人渠道,形成“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和结果导向充分整合和调动校内校外力量和资源,实施思政课建设达标、培育与推广行动,建立学校“大思政课”建设的“14365”工作体系。
围绕“一个目标”:立德树人培养目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实现“四个结合”: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红色教育、读原著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深化“四进四信”工作,教育引导师生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善用“三个着力点”:在着力于大历史观、大系统观和大视野上下足功夫。
创新“六大”教育模式:打造红色教育“大课堂”,构建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大平台”,举办读书会“大学习”,搭建实践活动“大舞台”,促进思政课与政工“大结合”,实施大手牵小手“大工程”。
取得“五个效果”:强化政治引领,凝聚“思想合力”,全面提升教师政治素养;强化培根铸魂,汇聚“发展合力”,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强化改革创新,形成“课程合力”,全面提升思政育人效果;凝聚教学共同体,形成“队伍合力”,全面提升协同育人效果;强化同心同向,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工作任务
(一)实施思政课建设“达标行动”
1.思政课教学组织全面达标。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使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使用统编教材及课件。承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师100%先培训再讲课,各类思政课课堂规模不超100人。
2.思政课听课讲课全面达标。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至少讲授1次。每学期组织1次督导专家专项听课指导,不少于6学时;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及分管思政课建设、教学、科研工作的校领导至少听课1次。
3.思政课教师选配全面达标。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团队,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教师占比高于学校平均水平。加强思政课教师配备工作,力争生师比达到1:350。
4.思政课教学条件保障全面达标。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研室。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专项经费,落实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每人每年不少于9000元。
5.构建“1+N+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群。全面推进以1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加“N”个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等课程模块加“1”个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时间专题”为主题的课程群建设。积极开发思政类校本课程。
6.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实施章节解读、专题讲座、视频教学、课堂讨论、实践教学“五环教学法”。组织编写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读本。
7.健全思政课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机制。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效果,建立教师资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社会评价等多远评价机制,落实“八个相统一”,带动所有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研究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二)实施思政课建设“培育与推广行动”
8.培育思政课“金课”团队。通过立项建设,培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团队,争创省级“金课”教学团队。积极打造省级“金课”教学团队。
9.打造思政课“掌上微课堂”。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国家统编教材章节顺序,设立专项,打造100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微课,创设“沉浸式”“互动式”“参与式”思政小课堂。
10.实施思政课特色项目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重点,打破课堂边界,整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资源,以“微课、微剧、微辩论”为载体,打造“三微”活动型思政课堂,构建多元立体化教学新模式,打造特色工作项目,参加全省展示活动。
11.推广多样化教学方法。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实践教学“五环教学法”组织教学,制作一答一问式“答疑微课”。鼓励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同上一堂课”模式。
12.推行集体备课机制。采取备教材、备课件、备文献、备教法、备习题的“五备”模式,实现精准备课全覆盖。用好教育部思政课导学课件、讲义、专题片等,围绕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将伟大建党精神、抗疫精神、科学精神等伟大精神,生动实践成就,英雄模范先进事迹等引入课堂。
13.组建多元参与的导学团队。以校内或校外联合、多门思政课教研室参与为基本模式,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导学团队,支持导学团队参与教改和科研立项。
14.推动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思政课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思政课智慧课堂、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虚拟教研室。开发思政课虚拟仿真项目。
(三)打造红色教育“大课堂”,推进协同育人
15.探索校地协同路径。与牡丹江市委党校、共青团、博物馆、纪念馆等沟通联系,以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实践资源为重点,探索建立思政课“大课堂”。
16.打造东北抗联文化红色教育品牌。将东北抗联精神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开设抗联精神专题,编写思政课辅导用书《黑龙江省优秀精神资源》抗联精神部分,制作抗联精神专题网页,推送抗联精神微信公众号。开展“举抗联旗帜、唱抗联歌曲、走抗联道路、讲抗联故事”抗联精神主题活动。大学四年不断线开展“六个一”教育,即学唱一首抗联歌曲、参加一次祭扫活动、重走一段抗联道路、看一部抗联影视剧、讲一个抗联故事、读一本抗联书籍。健全抗联精神宣讲团,建立20个校外抗联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加大歌舞史诗《永不磨灭的信念》巡演力度,丰富思政教育形式。积极申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加强抗联历史理论研究,培育抗联精神红色文化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
(四)构建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大平台”,优化教学资源
17.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进入教案和教学过程;从学生所学专业入手设计实践活动。
18.搭建思政课与课程思政教育平台。建设学校思政课教研平台。开展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大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研修培训、指导审核评估等;推进学校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使用,遴选、推荐一批优秀课件、讲义供思政课教师使用,加强学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库建设;打造学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鼓励师生围绕思政课教学内容创作微电影、动漫、音乐、短视频等;加强学校“易班”“红烛”等网络平台建设,组织开展“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用好“学习强国”“极光新闻”等网络平台。研究制定课程思政质量评价标准。
19.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积极发挥课程思政示范校、示范课程及名师的示范作用,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五)举办读书会“大学习”,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
20.加强政治引领。举办大学生读书活动,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加强“四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制定制定大学生读书会考核标准。
21.强化价值引导。落实高校师生行为规范,组织新时代先进人物进高校活动,开展三育人、师德标兵、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大学生年度人物等先进典型的选树与宣传。
(六)搭建实践活动“大舞台”,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22.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协调,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建设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学工人员共同参与组织和指导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指导师资体系。
23.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利用品读经典、社会调查、劳动教育、演讲比赛、辩论赛和每周新闻播报等多元化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建好用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整合我校“全省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东北抗联学院”、16个校外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及校内教育场馆,建设“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目录与长效机制,统筹安排思政课实践教学任务。把优秀成果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支持出版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
24.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扎实开展日常思政教育活动。定期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有效利用重大活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纪念日、主题党团日等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教育;落实“开学第一课”制度,持续开展书记、校长带头讲授“思政大课”;推进学校网络文化节、公寓文化节等活动。将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理论社团等纳入教学工作量,参照学生专业实训(实习)标准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
(七)促进思政与政工“大结合”,拓展工作格局
25.构建大师资体系,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本校“六类人才”、党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各行业先进模范等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高水平兼职思政课教师授课学期名单,对讲授人员、内容、时间一学期一明确。建立思政课助教制度,以新入职教师或研究生为主,协助开展教学组织、辅导答疑等工作。完善三级培训体系和研修访学机制,依托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省市党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做到3年内任课教师全部有1次研修放学机会。落实马院院长(书记)培养工程、思政课教师培训计划。
26.建立思政课教师国内考察调研机制。利用暑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在国内进行考察调研,实地了解改革发展情况。
27.建立思政课教师省内考察调研机制。每年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在省内进行考察调研,及时了解掌握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28.促进思政与政工深度融合。深化“四进四信”教育,引导帮助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繁荣校园文化,坚持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和志愿服务活动。加强网络育人。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易班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网络阵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粘合度。加强学校标准化心理健康中心建设,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家庭”五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持续党团组织进公寓活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建设辅导员工作室,辅导员生师比符合要求。
(八)实施大手牵小手“大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29.建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发挥学校在牡丹江地区思政课龙头优势,建好蔡丽华省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牡丹江思政课基点校和牡丹江市林琳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融合、凝聚、辐射作用,履行对思政课教学、科研、培训指导的职能,精细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进牡丹江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30.深化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建立思政课学校结对机制,协调牡丹江市教育局,打通学段界限,与若干中小学校结对,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作机制;实施“手拉手”教研机制,会同党校、教研员组织开展理论学习、教学研讨、学术研究、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等教学研讨活动;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学习强国”等平台,将优质思政课资源下沉至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活动;建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轮训制度,协调牡丹江市教育局,依托牡丹江市委党校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每3年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进行一次不少于5日的集中脱产培训,提升大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大思政课”建设需要,积极拓展思政教育格局,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单位。
牡丹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志浩、李春江
副组长:刘松
成 员:
校领导:程爽、张艳霞、张燕梁、张冰、张晓祥、赵超
职能部门及基层党组织: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党政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学工部、团委、招生就业处、财务处、研究生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校友会、省乡村教师发展学院、东北抗联学院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及教师代表。
2.强化统筹协调。发挥牡丹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完善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格局。定期召开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学校“大思政课”建设工作。
3.积极推进落实。将“大思政课”建设作为学校“十四五”期间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完善保障措施,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打造特色品牌。
(二)政策保障
1.搭建研究平台。设立学校思政研究项目,鼓励教师、科研团队争取学校、省、国家级思政类社科类立项;建设辅导员工作室、资助开展课题研究、推广优秀工作案例。
2.实行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落实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津贴待遇。
3.支持思政课教师实践。鼓励思政课骨干教师到各级宣传、教育等党政机关或基层挂职锻炼、蹲点调研,相关经历纳入评奖评优、干部选聘、职称评聘体系。
4.统筹大思政课建设经费管理与教学工作量管理,将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纳入教学工作量,教学经费支持。
(三)考核评价
1.明确“大思政课”建设目标,量化建设指标,增强针对性与操作性。对标高校高质量发展增值性评价指标,做到常规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相结合。
2.优化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课程思政质量评价标准和大学生读书会考核标准等,以标准促建设、提质量。
中共牡丹江师范学院委员会
2022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