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共中央十八大重要战略部署。在(2012年11月17日)----(2015年2月17日)两年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连续38次发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 这不禁会引起我们产生以下一系列追问:
习近平总书记因何如此重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当今的中国而言具有怎样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要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呢?
下面,我将带领同学们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路径等三个层面解答上述问题。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的提出
小康是一个极具中国文化内涵的概念, 最早出现于《礼记·礼运》。据《礼记·礼运》记载“禹、汤、文、武、 《礼记成王、周公……。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 是孔子提及的没能见到却十分向往的理想社会。儒家的小康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二千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现代的梁启超、孙中山均据此提出了大同社会的理想目标,同时把小康社会作为实现大同理想的必由之路。
儒家的小康是一个抽象概念。邓小平创造性地把这个抽象概念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来。改革开放初期,小康社会的内涵是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相联系的。1979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首次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979年12月,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小康之家”这一概念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984年,他又指出:“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这使小康社会又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结合在一起。1987年“三步走”战略部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这三步具体是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的具体实施情况可以在下面的国民生产总值数字变化列表中得到体现:
可以说,二十世纪末期,我们已经超额完成了前两步走的战略部署,无论是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是综合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在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接下来的第三步应该怎样走呢,邓小平并没有给出清晰的思路?针对这一问题,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关于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对第三步战略目标提出初步设想。这就是,“新三步走”,即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到建党100年,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 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建国1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进入21世纪后,邓小平所设想的小康建设目标已在总体上实现,即在平均意义上达到了小康建设水平。但从结构上看,总体小康还不能否认部分地区存在着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发展问题,部分群众还处于贫困线以下,尚待解决温饱问题。比如,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为1000多美元,2006年我国经济位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国民总收入排名第129位(2004年数据排名)。根据世界银行的《2003年世界发展数据手册》,世界人均国民总收入是5120美元。无论从排位还是从绝对量比较,我国人均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很大。
考虑到这一问题,党中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强调我们要在本世纪的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与总体小康比起来,全面小康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按照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部署,我国在近十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客观上为进一步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条件。2008年,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我国将在建党100年时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此基础上,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从五位一体高度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发展成果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
从建设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角度不难看出,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如此重视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原因是因为,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既然是一项任务,那么这项任务要完成的目标是什么呢?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角度,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正如习近平综述在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强调的:“十三五”规划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比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短板……此外,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求GDP水平继续提高,同时要求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要求社会结构的城市化和中产阶级化,要求推进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要求推进社会民主和依法治国,要求公民道德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以及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这些都要求各项发展任务的整体进步。这也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对五大建设中“短板效应”的方面尤其应该加以重视。跛脚的发展或者不平衡的发展必然难以成为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实现五大建设的整体进步、平衡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探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应有之议。
五位一体之间的内在关系: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具体内容如下:
1、一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正如习近平主席在 2015年11月3日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所言,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必须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有利于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加切实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
经济高速增长的指标是什么?我国能不能在未来的5年中保持经济告诉增长呢?下面我们将给出一组数字。
斯彭思: “高”是指GDP增长超过7%;“持续”是指超过25年。
国家或地区 |
持续高增长 起止年份 |
持续高增长 年数 |
GDP增长率 平均值% |
GDP增长率变异系数 |
新加坡 |
1961—1997 |
37 |
8.64 |
0.436 |
香港地区 |
1962—1988 |
27 |
8.63 |
0.558 |
台湾地区 |
1962—1994 |
33 |
9.03 |
0.339 |
韩国 |
1963—2002 |
40 |
8.00 |
0.470 |
泰国 |
1965—1995 |
31 |
7.89 |
0.334 |
马耳他 |
1966—1992 |
27 |
7.52 |
0.621 |
阿曼 |
1967—1992 |
26 |
15.16 |
1.315 |
印度尼西亚 |
1968—1996 |
29 |
7.02 |
0.297 |
博茨瓦纳 |
1969—2000 |
32 |
11.47 |
0.626 |
马来西亚 |
1971—1997 |
27 |
7.60 |
0.402 |
中国 |
1977—2014 (未完) |
37 |
9.80 |
0.285 |
从这组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7年当中,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在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这种高速增长呢?
2015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第七轮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的美方代表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引起国际社会关注,这实际上式我们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结果。我们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中国经济仍然拥有巨大的潜能、回旋余地、内在韧性,完全有条件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内涵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所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是指,从过去高度依赖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的要素驱动及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向穿心驱动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使各发展主体成为一个整体,进而形成合力;从高污染、单纯追求GDP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转向遵循自然规律的绿色发展;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和“网络强国”;从低水平的开放转向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从不公平、收入差距过大非均衡发展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共享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
2、 扩大人民民主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她的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依法享有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各项事务的权力。为此,就必须从建设成熟、定型的法律制度层面,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依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以下表格能够形象地说明这一问题:
时间 |
出处 |
任务/目标 |
1997年 |
十五大报告 |
依法治国被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 |
1999年 |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
依法治国载入宪法 |
2002年 |
十六大报告 |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重要目标之一 |
2007年 |
十七大报告 |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 |
2012年 |
十八大报告 |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2013年 |
十八届三中全会 |
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 |
2014年 |
十八届四中全会 |
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同时,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力量,这就意味着党要管党,党也要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
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1)文化是人的一种生活需要
人在物质需求得到一定满足之后,还会产生精神需求,正如习近平曾援引德国哲学家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一书所指出的“传统的工业文明,只重视人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人的精神需求,使人单向度发展。” 人的精神需求的满足需要文化生产,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使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物质生活,还要使人民享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2)文化是一种国家实力
同时,文化还集中体现为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没有文化认同为基础的民族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古罗马帝国就是其中一例。古罗马帝国曾经是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军事大帝国,它通过掠夺,获得了大量财富,然而这个民族只注重物质享受, 极端鄙视精神层面的需求。古罗马人对基督信徒信守圣洁、仁爱、和平和公义,不屑一顾,在他们看来基督教所倡导的只是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出于仁爱,基督信徒拒绝进入竞技场观看战犯与奴隶肉搏至死,他们将自己的奴隶无条件释放。不少教父批评罗马人奢华逸乐的生活方式,引起一些人很大的不满。基督信徒纯洁的个人生活与普遍堕落、奢靡的社会氛围形成一种强烈的对照,使很多人尤其是当权者感到一种很大的威胁。古罗马时期,主教坡旅甲(Polycarp)被押解到竞技场。巡抚说,只要他在众人面前否认基督,就可得到释放。坡旅甲说,“八十六年来我一直事奉我的主,他从未亏待我,我怎可羞辱那位拯救我的君主?”巡抚打算烧死坡旅甲。坡旅甲平静地说,“你想以火吓我,那火充其量不过燃烧一小时罢了,你却忘记了那永不熄灭的地狱的火。”随后,一群民众一涌而上,将他活活烧死。文化的缺失,最终导致了古罗马帝国覆灭。相反,有些民族虽然在历史上不断地遭受血与火的考验,但是,她们因为有着从才不曾被摧毁过的共同的信仰,而不失成为这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比如犹太这个民族。再比如中华民族,鸦片战争百年以来,虽然屡遭侵略,但从来未曾向西方列强屈服过,那是因为积淀在我们每位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文化认同感从来没有泯灭过。
由此可见,文化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是一种实力,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更是将这种实力形象地描述为“软实力”。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也关系中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关系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具体地讲,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内涵是: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资本论》结尾处强调“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目的本身”。可以说,自由全面地发展,是每个人对幸福生活的一种美好向往,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内涵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解读,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医疗、教育、养老等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服务项目。张立群认为,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带动新农村的发展,使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让城市的基础设施形成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就业更加充分。 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 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5)生态文明取得重大进展
十八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丰富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家发展偏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层面,对生态文明的关注不够。这有国情因素,也有发展阶段因素。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与人们的幸福感的相关性越来越高。如果没有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即使国家发展起来了,老百姓也会抱怨。值得注意的是,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加剧的发展态势。这说明,人们对生态环境破坏更加敏感,更加难以容忍,对生态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
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内容之一,但不是全部目标。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尤其是人民享有蓝天绿水青山,人民身体健康,多点“APEC蓝”,少点雾霾天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做到这些,就不能说实现了这个奋斗目标。此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目标,不是某个区域目标,更不是某个省市县的目标。每个地方的环境承载力、主体功能、开发强度不同,目标实现会存在差异。2015年地方两会的政府报告显示,有29个省份下调了经济增长速度,上海更是取消了增长目标。这说明,地方政府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尊重客观规律和现实基础,因地而异,不再唯GDP论英雄。
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指出,将进一步提高绿色指标在“十三五”规划全部指标中的权重,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更具约束性的硬指标。
具体地讲,生态文明取得重大进展的内涵是,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8%-10%)。 森林覆盖率提高(21.66%),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